文章来源:http://news.163.com/17/0706/06/COL1V2FD00014AEE.html
(原標題:保健品不是藥僅有輔助作用權威專家教你如何選購_金羊網新聞)“科學認識保健食品”大講堂吸引逾百名街坊“聽課”記者馬燦攝廣東省食藥監局“科學認識保健食品”大講堂開講,權威專家教你如何選購保健品金羊網記者馬燦通訊員石耀軒服用保健品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讓不少消費者感到困惑。昨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廣州市、天河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獵德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科學認識保健食品”大講堂系列活動,免費為市民進行保健食品科普講座,受到市民的歡迎和好評。全省建社區示范點開展科普宣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社會壓力變大,人們追求健康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除注意飲食外,服用保健品也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更將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面對傳統銷售、網絡銷售、新媒體朋友圈微商以及直銷、會議營銷等的傳播,老年消費者們感到困惑:什麼是保健品?保健品和食品、藥品的區別在哪里?保健品該如何選擇和辨別?吃保健品有沒有用,值得為它花錢嗎?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食安辦和廣東省食安辦關于開展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作安排,結合廣東省食安辦等五部門聯合開展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會議營銷專項治理行動,昨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廣州市、天河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廣州獵德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舉辦了“科學認識保健食品”大講堂系列活動。昨日,附近社區的100多名中老年市民參加了大講堂活動。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博士生導師蔣卓勤教授著重介紹了保健品常識,講解如何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引導老年人群樹立科學認識、理性消費保健食品的觀念,避免落入保健食品非法會議營銷消費陷阱。據介紹,此次活動是落實開展2017年全省保健食品科普宣傳進社區的主題活動之一。按照工作安排,全省每個縣(市、區)都要選擇本轄區一個代表性的社區,建立保健食品安全科普知識進社區示范點,設立固定宣傳陣地,不定期開展宣傳活動,以點帶面,建立保健食品科普宣傳長效機制,提高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群的理性消費觀念。宣稱可使疾病痊愈涉嫌虛假宣傳據蔣卓勤教授介紹,保健品標簽和說明書中有宣傳療效的,都是虛假宣傳。保健品法規規定,保健品的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必須真實,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傳。如果產品稱可以改善記憶、抗疲勞、延緩衰老,就沒問題。但如果延伸到“對腦萎縮、老年癡呆有治療作用,這就違規了,對于這類保健食品一定要謹慎,最好避而遠之”。“營養素補充劑”不得宣傳保健功能。國家規定如果只是營養素補充劑產品,只能在標簽和說明書中注明“補充營養素”,除此之外“不得聲稱其他特定保健功能”,因此,即便是一個含鈣的制劑,也不能宣傳能改善骨質疏松。補充維生素E、C的營養素補充劑,也不得宣稱有“美容”或“抗氧化”等功能。據介紹,國家規定保健食品已被批準的保健功能只有27項,沒有“改善性功能”和“增高”功能的保健食品,但一些企業經常堂而皇之地大肆宣傳這些功能,這類保健食品一定要注意。國家還規定,保健食品只可宣傳產品已被批準的保健功能,一些企業在宣傳中常給自己的產品“加料”,也涉嫌虛假宣傳。蔣卓勤教授還透露,一些產品假借“專家”和“權威機構”進行宣傳。一般的消費者沒有辦法辨別所謂的專家、機構是否權威,但是作為消費者,如果產品有夸大療效、虛假宣傳等,不管多么權威的專家或機構,我們都要多一個心眼。另外,如果某患者說自己吃了這個保健食品什麼癥狀就消失了等等,我們也應進行判斷,這個產品是否涉嫌虛假宣傳。知多D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保健品是食品,但和一般的食品又不同,適用于特定人群,對調節身體機能有一定輔助作用。我國允許申請注冊的保健功能的保健品一共有27項,其中用得最多的字眼就是對人體機能具有調節或輔助作用,如對血脂、血糖、血壓、脂肪肝等。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需要注意。保健品有何特點第一,它是食品,不是藥品。第二,它是安全的,適宜一定人群,在規定的使用范圍內長期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第三,它有作用,但是作用是針對特定人群及特定作用,其特定作用是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而不在于“能治病”。選擇保健品三原則安全性:需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必要性:你的身體是否需要食用這類保健品。適用性:保健品種類繁多,每一種都有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專家提醒,發現不適宜人群可能比找到適宜人群更重要。中老年人如何選擇保健品認清屬性:自己是否屬于某保健品列舉出的特定人群。自身需求:找到自身的需求,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購買保健品。注意產品成分:認識產品中的有效成分(功效成分),不要因廣告中的功效宣傳而轉移了注意力。適宜人群:看產品說明書上注意事項里是不是有“適宜人群”,如果沒有此項說明,至少可以判斷此種保健品是不正規的。不適宜人群:有的保健品說明里還列舉出了“不適宜人群”,購買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對照。不可不知的消費誤區誤區一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平衡膳食與健康生活方式,從正常飲食中攝取營養和有益成分是最重要的。適當接觸紫外線和抗阻運動,它能增加骨密度和鍛煉肌肉。多種顏色新鮮蔬果可以抗氧化,海魚類的可以保護心血管,增強記憶;全谷物可以增加腸道功能,保持健康體重;控制油、鹽、糖、酒,能改善血脂、血糖等。誤區二有基礎疾病一定要堅持臨床治療,有些老年人認為“是藥三分毒”,有病自己調理,這是不對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對一些慢病起到輔助治療,特別小心有“神效”,尤其是網售的保健品。當老年人有基礎疾病,尤其是你買到的是一些聲稱有神效的保健食品一定要打個問號,一定要搞清楚它是否是真正的保健食品。誤區三多吃保健食品有益健康。有些人認為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是補品,多吃點效果更好;認為今天忘了吃,明天吃雙倍可以補償;認為多種保健食品,可以全方位保駕護航,其實很多保健食品的一些成分可能會相同和類似,有些營養素有疊加的毒性。比如說維生素D,它是一個過量食用有一定毒性的營養素,當你吃多種維生素的它有維生素D,當你補鈣的時候它還有維生素D,當你吃魚肝油的時候它也有維生素D,你不看這些標簽的時候,多種疊加在一起,可能會引起過量,所以一定要慎重服用。誤區四保健食品選擇要講究個體化。不少家庭買回一套保健食品都會全家一起服用,但其實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身體狀況選擇的保健食品不同。誤區五保健食品消費的盲從心理。擔心自己將來的健康狀況不如人家,看到人家吃什麼自己也買來吃,這是不應該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很好地評估,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選擇。編輯:鄔嘉宏(原標題:保健品不是藥僅有輔助作用權威專家教你如何選購_金羊網新聞)
關鍵字標籤:http://www.pulyfood.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