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沖壓加工,沖床加工,連續沖壓公司
    關於我們   沖壓問題   產品介紹   沖壓設備   服務流程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在線科技專題報告之云視頻會議成長機會研究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3928587971161809&wfr=spider&for=pc"

未來智庫發布時間:04-1420:56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云視頻優勢凸顯,多項技術助力云視頻發展1.1 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存在痛點,軟件視頻會議優勢明顯目前,視頻會議系統可以分為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和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硬件視頻會議是基于嵌入式架構的視頻通信方式,依靠 DSP+嵌入式軟件實現視音頻處理、網絡通信和各項會議功能。其優點在于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視訊應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視頻方式;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部署成本高, 初始投入較多,且操作復雜,僅能在會議室內使用,另外還需要專門 IT 人員維護,后期維護成本高。軟件視頻會議是基于高級會議 PC 架構的視頻通信方式,主要依靠 CPU 處理視、音頻編解碼工作。其最優點與硬件視頻會議相反,初期部署成本較低,企業無需大規模改造網絡,后期維護成本低,并且可以實現在會議室、電腦、移動狀態下的多方視頻溝通。但軟件視頻在穩定性、可靠性方面還有待提高,視頻質量普遍無法超越硬件視頻系統。軟件視頻會議的典型代表是云視頻會議。云視頻會議以云計算為核心,供應商提供云計算服務,一般采用公有云的方式部署,企業通過網絡即可實現跨地域多方視頻通話。云視頻優勢在于 SaaS 模式按月租用,前期投入小,而且支持絕大多數智能設備,接入會議簡單快捷,還無需專人維護,后期維護費用低。在視頻會議行業中,云視頻會議將成為該行業新的增長點。1.2 多項技術催生云視頻云視頻又稱視頻云服務,它是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理念的視頻流媒體服務,它能夠讓客戶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搭建專業的視頻系統,從而輕松開展在線視頻業務。在典型的云視頻流程中,內容提供方采集的視頻首先會被編碼為特定的格式;視頻在上傳到云服務器后,為適應不同的網絡環境和播放終端通常會在云端進行轉碼,服務端會提供包括數據統計、內容審核、實時水印等在內的個性化增值服務;視頻經由內容分發網絡(CDN)加速分發,通過解碼最終在內容消費方的終端設備上實現播放。云視頻傳輸涉及到視頻的編碼、解碼,從而實現兼顧清晰和流暢的觀看體驗。在云視頻傳輸過程中,首先由內容提供方將采集的視頻編碼為特定格式。其次,視頻上傳到云服務器后,由于用戶的網絡環境、播放終端不同,通常會在云端進行轉碼,并根據終端用戶的帶寬情況選擇不同碼率的視頻文件進行傳輸, 從而實現兼顧清晰和流暢的觀看體驗,之后視頻經由內容分發網絡(CDN)加速分發;最終,在不同用 戶的終端設備上解碼,并實現流暢、清晰地播放。1.2.1 視頻編解碼與內容分發網絡視頻編解碼和內容分發網絡是視頻云服務中的兩項關鍵技術。視音頻編解碼指通過視音頻編解碼算法對 視音頻信息進行數據壓縮和解壓縮。在進行圖像初始采集后,視音頻數據往往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不利于網絡傳輸、存儲和處理。通過視音頻編碼算法進行壓縮、解壓縮可以提高傳輸效率。視頻壓縮標準主要有 ITU 定義的專用于低比特率視頻電話的標準,包括 H.261235;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針對消費類應用對運動圖像壓縮定義 MPEG 標準,包括 MPEG124;由 ITU 與 ISO 聯合視頻小組 JVT 定義的 H.264 編解碼技術。當前視頻編碼已經進入到后 1080P 時代,由 H.264 主導的視頻編碼標準正在被撼動。早在 2013 年,新一代的視頻編碼標準 H.265 就完成了標準的制定工作,但受限于當時的應用環境而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相比 H.264,H.265 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在維持畫質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視頻傳輸的帶寬減少到 H.264 的一半。目前主流的視頻云廠商部分或已經支持 H.265 標準,或正在計劃支持 H.265 標準,隨著未來軟件和硬件環境的支持,H.265 標準將成為視頻云服務的標配。視頻編解碼技術決定了抗丟包率、延遲時間等技術指標。H.264 為第二代視頻編解碼標準,又稱為 AVC, SVC 是以 AVC 為基礎增加了更多高效算法工具的編碼標準,相比 AVC 更適應復雜網絡環境、成本更低, 因此更適合云視頻應用。AVC 實際上是 H.264 編碼標準的別名,但自從 2007 年 H.264 增加了 SVC 部分后,大家通常把不包含 SVC 的部分稱為 AVC,將包含 SVC 的編碼標準稱為 SVC。在流媒體分發技術方面,P2P 技術因為充分利用邊緣設備,從而緩解視頻云服務中的高帶寬成本的痛點, 因而被越來越多視頻云廠商運用到內容分發領域。P2P 擴展性好,CDN 可靠性高,P2P 與 CDN 結合,兩者取長補短,尤其適用于流量較大、熱度集中且相同資源利用率高的應用場景。1.2.2 語音對話與視頻分辨率在視頻會議中,通常會有多對多的語音對話,實現該功能主要通過語音采集、編碼、傳送、解碼、語音 重現等步驟來實現。音頻編碼技術可以縮小占用的帶寬,在實際的語音通話應用中不可或缺。目前行業內主要的音頻編解碼標準包括 G.711、G.722、G.728、G.723.1、G.729、G722.1、AAC_LD 等,其中 AAC 支持采樣率 48K,達到高保真 CD 音質效果;在編碼延時上,AAC 編解碼為 20ms,效果較好。視頻會議的呈現還依賴視頻的分辨率,高清晰度是視頻技術發展的主線之一。視頻技術的分辨率實際是 指圖片的分辨率,一個視頻是由無數的相同分辨率圖片組成,分辨率大小決定了視頻的清晰度,分辨率越高,視頻的質量也越高。但同時,分辨率的增加需求更高的視頻流碼率,會要求更高的網絡傳輸帶寬和速度。視頻技術的發展經歷了 CIF 格式、480P、720P、1080P、2K、4K。目前,高清晰度(4K)是視頻發展的主流趨勢。2019 年工信部等聯合發布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到 2022 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的發展目標,在政策引導和各方資源積極投入下,產業總體規模有望超過 4 萬億元, 超高清視頻用戶數達到 2 億,4K 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8K 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突破,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1.2.3 視頻通信框架協議視頻會議的發展離不開國際標準的制定,國際標準的重要性在于解決了不同廠商產品的互通和兼容性問題,從而實現了真正的互聯互通,保護了用戶的利益;同時降低了廠商研發和用戶建網成本,使得視頻會議真正推廣開來。視頻通信的組網協議從 60 年代的各公司專用系統發展到如今的 SIP 協議,極大促進了行業發展。目前國際標準有 H.320、H.323(ITU)和 SIP(IETF)3 個標準集,其中 H.323 是目前的主流標準,SIP 將會是下一代標準。H323 標準是 ITU-T 組織于 1996 年在 h.320 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基于寬帶 IP 網的視訊會議系統系列協議的集合,涵蓋了音頻、視頻及數據在以 IP 包為基礎的網絡上的通訊,允許不同廠商的多媒體產品和應用能夠互操作。SIP(會話初始協議)是 IETF 于 1999 年提出的在 IP 網上進行多媒體通信的應用層控制協議,是 IETF 標準進程的一部分。SIP 協議則更為簡單、開放、靈活,目前的大部分主流網絡視訊產品均支持 H.323,并可兼容 SIP 協議以適應未來發展。從標準的完備性而言,H.323 是關于在 IP 環境中實時多媒體應用的完整標準族,對于呼叫的建立、管理以及所傳輸媒體格式等各個方面都有完善而嚴格的規定;而 sip 標準嚴格意義上講是一個實現實時多媒體應用的信令標準,自身不支持多點的會議功能以及管理和控制功能,而是要依賴于別的協議實現,如ITU-TSG16 小組提出的 sip 運用規范,影響了系統的完備性。從系統實現的難易性而言,h.323 標準的信令信息是采用符合 asn.1per 的二進制編碼,并且在連接實現全過程都要嚴格標準的定義,系統的自由度小,如要實現大規模的應用,需要對整個網絡的各個環節進行規劃。SIP 標準建立在 SM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和 HTTP(超文本傳送協議)的基礎之上,信令信息是基于文本的,采用符合 iso10646 的 utf-8 編碼,全系統的構造結構相對靈活,終端和服務器的實現也相對容易成本也較低,從網絡運營商的角度考慮,構造一個大規模視頻通訊網絡,采用 sip 系統的成本要廉價許多,而且也更具有可實現性。從組網結構而言,H.323 協議傾向于嚴謹的層次化結構,由多點控制單元(MCU)集中執行會議控制功能, 所有參加會議終端都向 MCU 發送控制消息,不支持信令的組播功能,限制了可擴展性,降低了可靠性; 而 SIP 設計上就為分布式的呼叫模型,具有分布式的組播功能,其組播功能不僅便于會議控制,而且簡化了用戶定位、群組邀請等,并且能節約帶寬。2. 視頻會議發展歷程2.1 通信技術助力視頻會議,行業發展日異月新從全球來看,視頻會議經歷了模擬電視會議階段、數字視頻會議階段、基于 IP 網絡視頻會議階段、多功能統一通信管理平臺階段等階段。模擬視頻會議階段:發達國家率先研究,各種產品難以互通。貝爾實驗室于 1964 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模擬技術可視電話 picture phone MOD-I,之后發達國家紛紛開始研究模擬視頻會議。早期的視頻會議系統以模擬方式傳輸,傳送的是黑白圖像,局限于在兩個地點之間,并且還要占用很大的帶寬,費用很高,因此此后并沒有得到較快發展。在這一階段,代表產品有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可視電話、英國 BT 公司的 1MHZ 帶寬的黑白會議電視會議。到 70 年代中期,數字圖像和語音編碼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 模擬系統開始逐漸轉向數字系統。但早期的視頻會議并沒有統一的標準,都是在各自研發的技術基礎上實現的,所以各種視頻會議產品很難實現互通。數字視頻會議階段:各種技術發展迅猛,為視頻會議提供技術支撐。80 年代以來,隨著微電子、計算機、數字信號處理及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視頻會議的理論研究以及實用系統研制方面得到迅速發展。這個時期,數字視頻會議系統取代了模擬視頻會議系統,其傳輸圖像占用頻帶比較窄,質量也比較好,從而得到發展,在某些地區開始形成了視頻會議網,如 80 年代初期,日本和美國研制出的 2Mbps 彩色數字視頻會議系統,形成非標準的國內視頻會議網。80 年代中期,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飛速發展,圖像編碼解碼技術取得突破,信道費用降低,為視頻會議走向實用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條件。但這一時期的數字視頻會議系統一直使用專用的編解碼硬件和軟件,要求互通的會議終端使用的編解碼器必須來自同一個廠商,否則不能正常工作,從而極大地阻礙了視頻會議系統的可擴充性和各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基于 IP 網絡視頻會議階段:受益于互聯網發展,視頻會議步入高清時代。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光纖接入也得到普及,高清視頻成為了可能。基于 internet 的硬件方式視頻會議和純軟件方式的視頻會議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 H.323 協議的推出,視頻會議系統得到空前地發展。2008 年 KEDACOM 發布首款1080P 高清視頻會議系統,標志著視頻會議系統進入到高清時代。H.264 是一種高性能的視頻編解碼技術,它是由 ITU-T 和 ISO 兩個組織聯合組建的數字視頻編碼標準。H.26 堪稱是當今高清晰多媒體通訊的基石,HD-DVD 與藍光DVD 均采取 H.264 作為其制作標準。H.264是在 MPEG-4 技術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采用“回歸基本”的簡潔設計,其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很高的數據壓縮比率,且在具有高壓縮比的同時還擁有高質量流暢的圖像。高清視頻會議常用的網絡通訊協議包括 ITU-T 提出的 H.323 協議和 IETF 提出的 SIP 協議。H.323 集中控制便于計費,對帶寬的管理也比較簡單有效。SIP 為分布式的呼叫設計,便于會議控制,且簡化了用戶定位、群組邀請等,具有簡練、開放、兼容和可擴展的特點。多功能統一通信管理平臺階段:惠及多個行業,發展前景無限。多業務全面融合時代,多媒體通信管理 平臺,集成視頻會議、視頻監控、應急指揮調度、即時通信、視頻點播、桌面應用、VOIP 電話、辦公軟件協同等應用于一體,支持多協議的轉換和兼容,支持移動網絡和 Internet 網絡融合,具有大容量組網、智能網絡適應、高保真視音頻、軟硬結合、多業務融合、平臺開放能接入第三方設備等特點。隨著5G 時代的到來,視頻會議市場或將替代實體會議,行業發展前景可觀。2.2 中國視頻會議起步較晚,“非典”、“新冠”或成催化劑90 年代中期,視頻會議正式進入中國,初期發展比較緩慢,并首先服務于國務院和各省級政府部門。2003 年的“非典”使視頻會議進入大眾視野。據統計,“非典”期間已部署視頻會議系統的單位,系統使用頻率驚人,掀起國內視頻會議發展熱潮。在這一階段,我國使用的視頻會議系統大多還是從國外進口, 國內暫不具備視頻會議的研發及相關設備的生產條件。2002 年“非典”過后,國內迎來了視頻會議發展的爆發期。國內廠商也嗅到了商機,紛紛開始布局視頻會議的研發。出于保密及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我國政府在視頻會議系統采購領域逐漸刪除了對國外廠商的采購計劃。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特殊要求阻礙了國外視頻會議廠商進入黨建市場,從而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廣闊前景。2019 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給視頻會議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在線溝通、學校遠程授課、醫院在線診療、企業在線商討都離不開視頻會議,國內對視頻會議的需求愈發強烈。3. 視頻會議市場風頭正勁3.1 全球市場穩步增長,中國有望后來居上根據 Frost&Sullivan 在 2018 年發布的《全球視頻會議市場研究報告》,全球視頻會議市場規模在2012-2016 年期間,以 7.5%的復合年增長率從 319 億美元增長至 426 億美元。預計從 2017 年至 2021 年,全球視頻會議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8.3%或更高,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2018 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規模的 10%-15%,從 2011 年的 45.5 億元增長至 2018年的 160.2 億元,實現了近 20%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未來幾年還將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目前,全球視頻會議系統市場呈現寡頭壟斷的市場,市場集中度較高。根據 IDC 數據顯示,僅華為、思科、寶利通這三家企業就占據了全球 74%的市場份額,其中思科占比最高,為 41%。根據 IDC 相關數據,2018 年我國視頻會議行業中,市場份額前五名是華為、蘇州科達、視聯動力、寶利通和思科,占比分別為 16.7%、7.8%、7.0%、6.6%和 6.3%,前五名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總計為 44.4%。3.2 國內硬件視頻會議市場增速下滑,市場競爭格局固化據 IDC 預計,2019 年國內硬件視頻會議市場空間將接近 6 億美元,增速將下滑至 6%左右。目前,國內硬件視頻會議競爭格局固化。多年來,硬件視頻會議系統近 80%的市場份被華為、蘇州科達、寶利通、思科占據。3.3 軟件視頻會議破局而出,市場競爭格局分散目前我國企業軟件視頻會議市場規模雖不及硬件視頻會議市場,但其增速較快。據 IDC 統計,2018 年國內軟件會議市場規模僅 1.7 億美元,雖不到硬件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的 12,但未來增速可觀。預計 2023 年國內軟件會議市場規模達到 5.4 億美元。按此趨勢,2025 年國內軟件會議市場規模將超過硬件視頻會議。與硬件視頻會議系統相比,軟件視頻會議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廉價且開放性好,維護費用較低。在用戶日常使用的網絡條件下,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就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能夠在不同場合使用。在功能方面,軟件視頻會議在滿足視頻要求之外,還可以進行數據操作。鑒于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在功能、部署成本、維護成本、便捷性等方面的優勢,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將受到更多用戶的喜愛,預計未來逐漸侵蝕硬件視頻會議的市場份額,從而成為視頻會議行業的主導。就此次“新冠”疫情的需求來看,許多行業都產生了對視頻會議的巨大需求,預計未來視頻會議系統將進一步向各行業滲透,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有望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而硬件視頻會議系統的固有缺陷促 使中小企業傾向購買軟件視頻會議系統,這將進一步擴大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的市場規模。國內以云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件會議市場競爭格局分散。2018 年國內軟件視頻會議 CR6 不到 50%,以好視通、小魚易連、會暢通訊等為代表的云視頻會議廠商正在加大力度擴大市占率,以求在市場高速增長初期建立領先優勢。3.4 發展趨勢:縱向下沉空間大,橫向賦能多行業視頻會議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包括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企業、海關等各方面,其中政府是目前國內視頻會議市場的主要應用場景。以蘇州科達為例,其行業解決方案涉及公安、檢察院、法院、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從縱向來看,視頻會議將進一步下沉到更低層級的機構和部門。政府一直重視縣、鄉、村等基層單位工 作的開展情況,未來勢必將使更多基層單位使用視頻會議,視頻會議不再只是上級部門的配備;對企業來說,企業內部溝通至關重要,遠程辦公逐漸成為現代職場的趨勢,這都意味著企業未來不可避免地需要視頻會議。隨著云視頻會議的逐漸完善,低成本的云視頻會議將成為中小企業的首選。從橫向來看,視頻會議的應用領域會不斷拓展,與更多行業和業務相結合。此次“新冠”疫情中,我國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凸顯,為了及時防控疫情,湖北省多家醫院紛紛利用視頻會議的方式,聯系北京等地的重點醫院進行遠程會診。隨著技術的進步,遠程醫療將不再局限于會診這一業務,也不再局限于某幾種病例。此外,視頻會議與教育行業的結合愈發緊密,“視訊教室”、“智慧宿管”、“雙師課堂”、“平安校園”等教育信息化產品的誕生,都加速了我國教育信息化 2.0 時代的進程。在司法方面,內蒙古部分法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開展遠程庭審,使視頻會議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3.4.1 云視頻賦能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的飛速發展,帶來教育行業直播授課、視頻授課需求大幅增長,云視頻的應用能夠使教育在線化程度提高,為線上教學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視頻服務,尤其是互動直播云服務的發展為直播教學鋪平道路。在線教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用戶規模持續走高。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8 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2517.6 億元。若按照每年 10的增長率預測,2033 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將達到萬億規模。與此同時,我國在線教育付費用戶規模也在持續走高,2018 年達到 1.3 億人,若按照 10的增長率,預計 2028 年我國在線教育付費用戶達到 3.5 億人。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擴大,表明各學校、教育機構對云視頻的潛在需求龐大。3.4.2 云視頻助力遠程醫療遠程醫療的國內外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對云視頻的潛在需求也將持續增加。根據美國遠程醫療協會的統計,2019 年有超過 1500 萬的美國人接受了某種形式的遠程醫療服務。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優勢醫療資源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此政府近年來不斷鼓勵醫療資源共享、遠程醫療發展。我國的遠程醫療行業市場前景廣闊,2018 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為 130 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7.63。國家醫療衛生經費支持為云視頻快速增長提供基礎。根據研究機構 Frost&Sullivan 統計,中國國家醫療衛生支出于 2018 年達到 15,291.0 億元,基于 2014 年至 2018 年的時間跨度,年均復合增長高達 10.7%。國家經費支持為遠程醫療行業發展提供了基礎,進而促進云視頻賦能醫療行業,打開云視頻市場空間。3.4.3 云視頻推動基層智慧黨建近年來,我國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持續推進。2018 年以來,政府發布多個文件,要求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智慧建黨"、黨建信息化建設,拉動了對視頻會議業務的需求。智慧網絡黨建作為網絡信息技術和黨建工作相結合和重要平臺,相對傳統黨建而言,是一種新超越。智慧網絡黨建為執政黨建設打造了一個先進的技術平臺,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由"單邊灌輸"向互動交流的轉變。目前,全國擁有黨員近 8900 萬名,基層黨組織近 440 萬個,未來智慧黨建有望成為云視頻需求新動力。智慧黨建近兩年迅速發展,是云視頻領域的一片藍海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市場空間廣闊。3.5 國內主要廠商:百花齊放,競爭加劇國內云視頻會議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主要競爭廠商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依托原有產品優勢從不同角度切入云視頻領域的老牌視訊通信廠商,包括華為、中興、視聯動力、蘇州科達、億聯網絡、真視通和齊心集團(好視通)等;第二類是起步和專注于云視頻業務的新生市場力量,以小魚易聯為典型代表;第三類是提供云視頻會議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包括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目前,國內視頻會議市場的前三大廠商仍然是華為、寶利通和思科,但國內其他廠商也在不斷提高自身市場份額。3.5.1 會暢通訊(300578):技術領先,核心競爭力牢固3.5.2 億聯網絡(300628): 注重海外市場,主打終端銷售3.5.3 星網銳捷(002396):產品類型豐富,子公司齊發力3.5.4 齊心集團(002301):“云+端”戰略布局視頻會議……(報告觀點屬于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東興證券)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相關搜索好視通視頻會議系統作用寶利通招聘視頻會議系統功能uclive視頻會議視頻會議系統應用

關鍵字標籤:視訊會議系統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