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edu.sina.com.cn/a/2018-08-02/doc-ihhehtqf4557968.shtml"
圖為2018年4月,趙茗在紐約帝國大廈參觀。 (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圖片來源于網絡) 趙茗,3年前自費到加拿大留學,2017年開始就讀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視覺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在加拿大生活已經3年的她,分享了自己的海外生活和學習感受。 生活,悠閑又友善 和許多出國留學的人一樣,趙茗初到加拿大也有些不適應。“首先是天氣。到加拿大的時候是冬天,雪下得很大,天氣很冷,再加上還要幫助寄宿家庭鏟雪,身體方面有些吃不消。其次,加拿大的生活節奏非常慢,跟之前在國內快節奏的生活反差較大。”在上海長大的趙茗說。盡管如此,但她其實“并沒有太長的過渡期”。 “在加拿大,絕大多數人很友好,有困難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趙茗說。她就讀的高中在加拿大東南部的小城市金斯頓,交通不很發達,公交車常常要等一個小時。“由于加拿大地廣人稀,乘公交車的人不多,所以公交車也不像國內那樣每站都停。那時候我剛到加拿大,不知道坐公交車下車前要按一下‘停車鍵’,所以在公交車上坐過頭好久了才發現。后來是好心的司機幫助我回了家。”趙茗回憶道,并將其稱為“一個挺有意思的小插曲”。 趙茗剛到加拿大時年齡尚小,加上希望能盡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和語言環境,就選擇在一個寄宿家庭中生活。與寄宿家庭成員的相處,使她對加拿大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對當地人的文化與思維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慢慢適應了當地的生活方式和節奏,同時也因此結交到了很多當地朋友。”趙茗笑著說,“這使得我后來進入大學也沒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因為我已經在加拿大有了固定的朋友圈,語言上沒有障礙,選修的課程也都是自己喜歡的。” 高中,豐富又有趣 趙茗對國內外高中的差異感受頗深。趙茗介紹說,加拿大大學申請專業需要有與之相關的“對口學分”,而趙茗之前的高中并沒有藝術學分,不能申請她喜歡的藝術類專業,所以她選擇再上一個高中。“這樣一來,我就比同齡人晚了兩年進入大學,但我不覺得這是一種落后或損失。有時候放慢腳步,學習一下不同的文化對今后的生活很有幫助,更何況我因此而申請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在新的高中里,趙茗主要學習了視覺藝術、音樂、傳播設計、攝影和西方藝術史等。她覺得,加拿大高中學習壓力沒有國內那么大,但是每門課程涉及面都很廣,鼓勵學生將平時的作業與社會實際情況結合,進行思考和實踐。“就藝術課程而言,老師更注重思維和創意而非繪畫技巧,并不是簡單地訓練繪制素描、水彩或油畫的技能。布置作業時,老師只給一個大方向,然后就由學生自主發揮,學校也會提供相應的設備與器材。” 除了學習這些課程之外,趙茗還加入了學校的爵士樂隊和管弦樂隊。“加拿大公立高中的放學時間一般是下午兩點半,同學們都會選擇參加至少一項課外活動。學校的社團各式各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在其他方面,趙茗認為,加拿大高中的氛圍較為輕松,“比如,學校設有‘睡衣日’。在這一天,學生和教職員工都可以穿著睡衣來學校,讓大家在學校中展現自己最舒適的狀態,更加融入校園生活”。 大學,緊張又充實 進入大學之后,趙茗發現自己變得忙碌了起來。“對藝術和設計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輕松的專業”趙茗說,“與藝術有關的工作都很燒腦,需要百分之百的原創。不僅要求想法新穎,而且要求創意要具有社會價值,與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聯系,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視覺上的沖擊。” 趙茗的大學課程非常緊張,節奏很快,幾乎沒有什麼課余放松的時間,作業量大的時候還要通宵熬夜,真的是“腦力和體力一起拼”。 對待作業的認真態度是有其原因的。趙茗所在學校是小班授課,課程實踐性很強,對作業的要求較高。最后遞交作業的那節課被稱為“專業點評課”。大家把作品掛在墻上,然后輪流進行幾分鐘的演講,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和設計過程。老師和同學會提出意見,進行點評。雖然有很大的壓力,但趙茗很喜歡這樣的學習過程。為了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她還輔修了攝影。“我很慶幸經歷了這樣高強度的訓練,讓自己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在大學一年級結束之后,我就找到了滿意的實習機會。” “一定要抓緊時間補覺!”趙茗半開玩笑地說。除了睡覺之外,業余時間她也會和朋友們相約去看看展覽、拍拍照片,去風景優美的湖邊游玩。實習編輯:王雨欣責任編輯:趙潤琰
關鍵字標籤:菲律賓遊學生活費
|